博宝艺术家 > 艺术家 > 岳 飞个人官网
销售作品
欣赏作品
浏览
10559
分享
594
粉丝
1748
+关注
更多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岳 飞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南宋抗金将领。北宋灭亡,大片国土沦陷。具有高度民族气节的岳飞立志精忠报国,收复失地。他率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重创金军,收复许多失地。由于南宋统治者对金实行投降的卖国政策,主战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了。但是岳飞英勇抗金的事迹,为后人敬仰,并世代流传。一、岳母刺字1、大难不死岳飞,字鹏举,北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二月十五日出生。他刚出生时,有一只鲲鹏似的大鸟恰巧从他家的屋顶飞过,因此他的父亲就给他取名为岳飞,字鹏举,希望他有鲲鹏之志。还未满月时的岳飞就有一场不同寻常的遭遇。那时黄河在内黄县(今河南内黄)决口,滚滚的洪水冲到了汤阴县(今河南汤阴),附近地势平坦的地方,很快就被大水淹没了。岳飞的母亲抱着岳飞不知如何是好,正好一口大瓮向他们漂过来,姚氏急中生智,抱着小岳飞坐在大瓮中,随水漂流,好不容易才被救上岸来。人们认为这个婴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2、精忠报国岳飞小时候家境贫寒,他很小的时候就帮家里做些杂活,并到野地里去打柴割草。岳飞少年时性情深沉,不爱说话,但他非常好学,尤其喜欢读《左氏春秋》、孙膑及吴起兵法之类的书籍。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岳飞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意志坚强,身体结实,力气很大。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动三百斤的强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年轻人都愿意抽空练习武艺,以便保家卫国。岳飞拜同乡人周侗学习射箭,他虚心好学,学得了一手好箭法,并能够左右开弓。岳飞又向陈广学习枪法,他的枪法高超,全县无人能敌。前出师表(局部)南宋岳飞当时王佐、朱孝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谋反之事,他们非常欣赏岳飞的才智和武功,便邀请岳飞一起起兵造反。岳飞举棋不定,不知如何是好。岳飞的母亲姚氏听说这件事后,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现在金兵南犯,大片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好男儿应当精忠报国,为国立功,为民除害,怎能趁国家危难之际,举兵造反,与国、与民为敌呢于是,岳飞下定决心参军抗金,为国尽忠。为了勉励岳飞,他的母亲姚氏咬着牙根用绣花针在岳飞背的正中间刺上了精忠报国四字。从此,这四个字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成为他英勇抗金的内在动力。二、抗金英雄1、初露锋芒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赵构在相州(今河南安阳)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奉命招募军队援救汗京。岳飞应募入伍,担任下级军官。从此,岳飞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当时相州一代盗贼猖撅,以陶俊、贾进和为首的盗贼团伙为害最甚。岳飞请求带二百精兵消灭他们。他先派一部分士兵扮成商人进入盗贼经常出没的地域,这些假扮的商人被俘虏后又被编入盗贼的队伍,接着又派几百名士兵埋伏在山下,自己则率领数十名骑兵到敌人营地挑战。刚一交战,岳飞假装战败逃跑,盗贼紧迫不舍。山下伏兵突然杀出,又有先前被俘去的士兵做内应,盗贼乱作一团,只好举手投降,陶俊与贾进和被活捉。岳飞第一次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不久,岳飞奉命讨伐游寇吉倩。一天傍晚,岳飞安顿好部队之后,只带四名骑兵,直闯吉倩的营房,说明来意,并劝吉倩投降。吉倩等人以为己被大军包围,惊慌失措。有人想偷袭岳飞,向他猛扑过来。岳飞眼明手快,顺势将那人打倒在地,并拨出剑来准备搏杀,其余的人都被镇住了。吉倩对岳飞心悦诚服,率众三百八十人投降,岳飞因此被封为承信郎。之后,岳飞率领铁骑三百人前往李固渡诱敌,将金兵击败。后又跟随刘浩解东京开封之围,与金兵在滑州以南一带展开拉锯战。2、屡出奇兵杭州岳王庙宋高宗即位后,岳飞担任皇帝的侍卫。他希望新皇帝有所作为,便不顾自己职位低下,上书数千言,要求高宗率军北伐,收复失地,不要听信汪伯彦、黄潜善等人的求和论调。这一建议激怒了投降派,他们以越级上书的罪名,剥夺了岳飞的军职。岳飞投奔河北招讨使张所,张所以国士之礼接待他,补为修武郎,任中军统领。张所早知岳飞勇武,就问他:你觉得自己可以对付多少敌人岳飞说:作战光靠勇敢是不行的,用兵需要有谋略,有谋略才能打胜仗。接着,岳飞又向张所谈起当前形势,他认为只有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才能保卫汴京黄河以南的险要之地一且被敌人占领,江、淮一带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张所听后大喜,立刻将岳飞补为武经郎,命令岳飞跟随王彦渡河抗金。到新乡时,金兵人数众多,王彦不敢再前进。岳飞单独率领所属部队与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岳飞夺取了金军的大旗,并高高地挥舞着,士兵们则一鼓作气,猛打猛杀过去,终于攻下了新乡。第二天,岳飞又同金军大战于侯兆川(今河南辉县西北)。岳飞自己受伤十多处,士兵们个个拼死作战,又将金兵击败。队伍乘胜挺进,一直打到太行山下。由于孤军深人,粮食和军用品供应不上,很难长期支持下去,加上二十五岁的岳飞刚强好胜不服从王彦的领导,王彦也不持岳飞的战斗。岳飞自知与王彦有隔阂,转战到汴京,投奔到宗泽门下。1128年的春天,岳飞奉宗泽的命令,带兵渡河,接连同金军打了几仗,都获得了胜利。夏天,双方又在汜水关交战,相持不下。岳飞眼看粮食快吃完了,不能再拖下去。他就挑选三百名精兵,每人准备两束柴草,交叉缚成十字形,埋伏在前山下面,到了半夜,那些伏兵点燃柴草的四端,大声呼喊着向金营猛冲过去。金军从睡梦中惊醒,以为有大队兵马杀到,慌作一团。岳飞带领精兵乘势追杀,打了一次大胜仗。为了保家卫国,当时各地人民纷纷组织起义,打击金军。八字军、红巾军等义军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牵制了金军的南下。宗泽认为这是反攻的大好时机。他连续给宋高宗上书二十四次,要求宋高宗回到汴京,收复国土。但次次都被驳回,宗泽又气又急,不幸去世。临终还连喊三声:过河杭州岳王庙秦桧夫妇铁像接替宗泽守卫汴京的是懦弱愚昧的杜充。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夏季,金军由统帅兀术带领,大规模向南进攻。杜充想弃开封逃往建康,岳飞劝阻,认为开封一旦失守,收复中原就很难了,杜充不听,岳飞只得随军南归。1130年4月,金儿术率军攻打建康,杜充叛变降金,只有岳飞一人率兵在广德一带抗击金军,岳军战无不胜。岳飞在建康附近的牛头山设下埋伏,趁夜黑风高时,命令百名士兵身穿黑衣偷偷混进金兵营寨,对其进行骚扰。金兵以为宋军大部队来攻,慌乱中竟自相残杀。金兀术驻军龙湾,岳飞率领骑兵三百、步兵三千,大败金兀术,收复了建康。后来,岳飞又在楚州、承州等地几次大败金军。3、岳家军震撼金兵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威名远扬。岳飞治军严谨,他告诫将士应勇敢、守法、廉洁。岳家军的口号是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将士擅自拿取百姓一缕麻者,立即处死。岳家军平时军事训练极其严格,要求和战时一样,不许应付了事。岳飞对士兵十分爱护,将士生病时,他亲自调药部将远征时,就让妻子感问他们的家属将士战死沙场,就替他们抚养子女。朝廷所赐之物,自己一点不留,全部分给将士,因此他深得将士们的爱戴。正因为如此,岳家军才能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抗金力量。为了奖励岳飞保卫南宋政权的功劳,宋高宗赐给岳飞一面军旗,上面写着皇帝亲书的精忠岳飞四个大字。4、收复六州为了笼络人心,金朝统治者在河南、山东一带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伪齐。1130年,伪齐联合金兵攻陷了邓少州(今河南邓县)、随州(今河北随县)、郢州(今湖北钟祥)、襄州等地。建炎四年五月,岳家军渡江北上。过江时,岳飞对随从说:我岳飞不收复六郡,决不再过此江岳家军首先向郢州发起进攻,消灭伪齐军七千余人。随州的敌军负隅顽抗,久攻不下。岳飞派熟悉地形的牛皋前往增援,牛皋只带了三天军粮,一举攻下随州,歼敌五千余人。襄州伪齐守将李成是岳飞的手下败将,其仓促应战,排兵布阵极不合埋。岳飞看出破绽,命王贵带领步兵攻打李成骑兵牛皋率骑兵冲击李成步兵。李成军队大败,岳飞顺利地收复襄州。七月,岳飞带领岳家军接连攻下邓州、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和信阳府(今河南信阳)。至此,伪齐的主力部队完全被击溃,伪齐占领的六个州府也被岳飞全部攻下。岳飞本来可以乘胜北进,收复更多的失地。但宋高宗担心这样会引起金朝统治者的不满,不准岳飞北进。岳飞被迫退驻鄂州(今湖北武昌)。当时的岳飞壮志难酬,百感交集,他叹惜: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表示愿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由此作成。5、大败金兀术宋高宗行书墨迹岳飞从未忘记收复黄河中游失地的重任。他打算从他的驻地鄂州出发,北上进军,直捣汴京,而南宋的其他军队从东北和西北两翼出兵配合,合击伪齐和金军。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太行山忠义社梁兴等一百多人,仰慕岳飞忠义可信,率众前来归附,岳飞看到形势对北上进军有利,上书请求朝廷让他北伐。六月,岳飞带领军队进驻襄州。大军向西北进发,经过长途行军,深入河南西部。岳飞的部将王贵、董兴首先攻下了(今河南陕县)。一个月以后,杨再兴又攻下了长水县(今河南洛阳宁县西南)。这次进攻,不仅重创金军,而且焚毁和夺取了金军大批的军粮和物资,使敌人损失惨重。但是由于南宋统治集团既不派其他军队配合出击,也不接济粮食和用品,那年冬季,岳飞在后无援兵、内乏给养的情况下,下令退军。以后的几年,金宋议和,维持了几年表面上的和平。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兀术撕毁和约,向南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宋高宗为保全他的统治地位和身家性命,命令岳飞出师中原。岳家军齐头并进,不到一个月,先后收复了郑州(今河南郑州)、中牟(今河南中牟)、西京(今河南洛阳),岳飞率军进驻郾城(今河南郾城)。这样,形成一个口袋形的战线,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汴京。兀术不甘心失败,把主力集中在汴京附近,要与岳家军决一死战。兀术有一文特殊训练的骑兵队叫做铁浮图。这支骑兵队以三骑为一小组,以绳索互相连在一起,人和马都披上厚重的铠甲,担任正面冲锋的作战任务。另外,还有拐子马作为骑兵队的两翼。这支骑兵队共有一万五千人,全由金人组成,战无不胜。兀术妄想以此来打垮岳家军。岳飞大败兀术时,中原人民纷纷引车载粮、顶盆焚香迎接岳家军的到来。金军也承认: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兀术准备放弃开封,渡河北撒。抗金形势大好,收复中原指日可待。但把持朝政的宋高宗、秦桧一伙人一心想和金人求和,连忙命岳飞班师,一日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岳飞无奈,只有下令退兵。岳飞班师后,前方收复的州郡又落入了金人之手。三、镇压农民起义南宋时期,洞庭湖一带的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在那里,金军的铁骑践踏过,南宋的官兵抢掠过,叛乱武装时常出没,地主豪强横行霸道。为了反抗侵略,反抗骚扰,反抗压迫,反抗剥削,那里的人民纷纷起来举行武装斗争。其中,杨太、杨么等人领导的起义军影响最大。南宋统治者视他们为眼中钉,决心剿灭他们。岳飞忠实地执行南宋封建朝廷的命令,将抗金的枪口转向了农民起义军。岳飞到达洞庭湖后,观察了周围的形势。他命令军队将起义军的水寨包围起来,切断他们的物资来源和与外界的联系。他派遣使者来到杨么的水寨招降,起义军中黄佐等叛变投降,岳飞派他们再回水寨去劝降,果然,大批人投降。岳飞命令士兵砍伐大树,编成木筏,塞住湖叹的出又用腐烂的草木堵住各处水源,在水浅的地方向杨么挑战。由于水浅,又有乱草堵塞,起义军的军船行动不便,岳飞的军队乘机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军的水寨被逐个攻破,起义军将领大多壮烈牺牲,表现了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岳飞招降了起义军十多万人,获得船舶近千只。起义军中年轻力壮的人被编人岳家军,提高了岳家军的军事实力。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岳飞忠实地为南宋封建朝廷服务,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血腥镇压农民起义,是岳飞一生最大的污点。四、屈死风波亭1、秦桧卖国秦桧,江宁(今江宁南京)人。北宋灭亡后,他和徽宗等人一起被金朝统治者掳到北方。这个没有骨气的小人用奉承讨好的手段,巴结上了金朝的军事统帅挞懒。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十月,他随挞懒南下攻宋,挞懒放他回南宋,让他做内应。由于气味相投,宋高宗十分赏识这个无耻的民族败类,并讨他做了宰相。他不忘挞懒的嘱咐,提出天下南自南,北自北的议和主张,并向挞懒呈上求和书。对于秦桧的卖国行为,岳飞极力反对。他儿次上书说明议和并不可靠,痛骂奸臣误国,因此,秦桧对岳飞恨之人骨。2、岳飞遇害秦桧像岳飞回到临安后,陷人了秦桧设置的罗网之中。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秦桧请求宋高宗封韩世忠、张俊光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枢密使虽为全国军政的最高长官,但只有调兵的权力,不能直接统率军队。这样,宋高宗在奏侩的帮助下,使用明升暗降的手法,顺利地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等三位宣抚使的统兵权。这年的七月十六日,秦桧指使其党羽右谏议大夫弹劾岳飞,诬陷他志得意满,日以颓惰,散布山阳(楚州旧名)不可守、沮丧士气,并造谣说准西之役岳飞抗旨不遵,欲置岳飞于死地。宋高宗对弹劾奏章予以赞同,岳飞被迫提请辞职。八月,高宗下诏免去岳飞枢密副使之职。九月,秦桧与张俊密谋诬陷岳飞,并指使张俊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先将张宪、岳云关人大理寺狱。十月,岳飞也被骗入狱,秦桧命御史中丞何铸、大埋卿周三思审讯,岳飞裂衣示其背上所刺的精忠报国四字,以明心迹。何铸知道岳飞是无辜的,向朝廷力辩其无辜。秦桧又改命万侯禹主审此案。秦桧及其党羽捏造了许多罪名加到岳飞身上,他们严刑拷打岳飞,逼岳飞承认那些捏造的罪名。任凭百般拷问,岳飞始终没有屈服,最后只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宇。在此期间,许多主持正义的官员纷纷为岳飞抱屈、鸣冤,但均遭到贬官甚至杀头的下场。十二月二十九日,高宗和秦桧竟然以临军征讨稽期和指斥乘舆等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张宪、岳云亦被斩首,岳飞死时年仅三十九岁。岳飞、张宪的家属被分送广南、福建路拘管。岳飞惨遭杀害后,天下百姓无不垂泪,甚至连三尺的孩童都切齿痛恨卖国贼秦桧。孝宗即位后,立即为岳飞平反昭雪,赐岳飞溢号武穆。到嘉靖四年(公元1204年),宁宗赵扩又追封岳飞为鄂王。(来源:中华五千年)

返回顶部